什么时候你意识到做技术永无出路?
就业 程序员
- 41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全球通用原因:
中国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西洋人:见熊彼特 创造性毁灭/破坏式创新理论。创新会带来新的生产范式和技术标准,摧毁旧的。你掌握的技术要是不幸撞上了成了被破坏的对象,就会很惨。尤其是人到中年,想转弯都困难。
这也是是我当初选量化不选腾讯这种互联网公司的原因之一。
中国特色原因:
过去几十年,东大的发展一直是林毅夫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要么来自外资投资或引进,比如刘跨越当年引入的高铁技术,要么来自华人人肉搬运,这个芯片领域很多,当然也有少量自研的例子)。然后靠着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卷死对手。
这个模式下,特征一是利润率低(互联网垄断平台例外),二是劳动者没有议价权。如果你不能早日拿到足够股票或者足够多的回报,那么当行业或行业细分方向从垄断竞争阶段进入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阶段时,技术人员就会很难受。
典型代表:互联网行业的IM,电商这几个方向,就处于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阶段。
编辑于 2024-10-18 12:48・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Deep Van - 101 个点赞 👍
我做弱电总工程师的时候,看到老板拿到的中标价和我的工资的时候。成本是我做的,组织施工是我做的,设备调试是我做的。但是和中标价相比……大多数成本只有中标价的1/3,甚至1/5也不算很奇怪。
但是坦率的说,我也确实不适合做业务,老板喝喝酒泡泡吧组组局就能搞定的中标价,我就是搞不定。人只能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并不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就一定会成功。
查看全文>>
千里快哉风 - 22 个点赞 👍
谢邀,记得,35岁生日那天,我盯着监控屏上那个新来的实习生用AI工具生成了我熬三个通宵才能搞定的架构图。组里新来的CTO拍拍我肩膀:"老哥,这套运维体系你熟,带带新人?" 那天深夜重启服务器时,散热器的轰鸣声突然变得刺耳,像极了我正在贬值的技术寿命。
技术人的困局,通常挤在三个空间。
第一是年龄,这个其实是道送命题。因为三十五岁前你是经验丰富,三十五岁后你是人力成本。见过太多老技术骨干,白天在工位啃降压药,晚上在医院挂水回工作消息。公司永远需要新技术,但不需要承载新技术的旧容器。
第二是技艺,当技艺成了快消品,那未来的路只在荒芜的尽头。十年前考个CCIE能横着走,现在云计算厂商点几下鼠标就能生成你苦学半年的网络方案。技术迭代比外卖优惠券过期还快,你精心打磨的技能树,不过是巨头生态链里随时可替换的螺丝钉。
第三,你要清楚的明白一个道理,功劳簿永远姓资,资本的资。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道理。就像,当年为抢修系统三天没合眼,换来老板一句年轻人就是要拼搏;如今你写的代码成了公司融资PPT里的独家专利,而你对着工资条发现,自己还没行政部管下午茶的姑娘时薪高。
所以,真的别把技术当信仰,在我们手里,要把它当成撬动资源的杠杆。作为中年技术员,我们要懂得留三分看家本领防裁员,藏七分转型技能备跳槽,要趁还能打时把技术流量变现,攒够第一波客户或口碑
现在带团队,我常跟年轻人说看懂,不如代码看懂人心,会调接口,不如会调预期。技术这碗青春饭,吃得饱但养不老。
就像上周面试的架构师,我问他未来三年规划,他还在滔滔不绝讲微服务优化,而我早已在评估他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否填上公司商务部的坑。
真的,技术人的终极出路,是把老板变成第一个客户。
当你还在为十万年薪的调薪幅度纠结时,那个被你瞧不起的销售同事,早已用你写的技术方案撬走了百万订单的提成。
查看全文>>
写字的小猫 - 16 个点赞 👍
量化交易这条路做好了,完全可以技术致胜,看看西蒙斯就知道了。
查看全文>>
大圣 - 11 个点赞 👍
我年过五十,做电气的,税前月薪2万,不知道这算有没有出路?
查看全文>>
全国第一全球前十 - 9 个点赞 👍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做技术其实没什么护城河, 中国这么多人,你会的东西,应该有相当一些人他也会,尤其是应用层的东西,所以一个技术人的竞争力很多时候是非技术方面的…
而且技术这个东西很难变现,根据我在互联网厂子里的观察,公司主要是靠产品运营驱动的,离产品越近越核心,技术岗说白了就是外包。离产品近的技术岗普遍是根据需求组合已有工具,是公司内写工具部门的甲方。一般认为写底层工具会比上层应用更有技术含量,但是你越底层越外包,越没地位,到处求着甲方爸爸用你们的东西…
所以我对技术的看法是:如果你足够厉害而且有耐心,喜欢技术,就去追寻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否则点到为止即可,不要在一条路闷头走了,多去想想你到底应该如何才能达到你的目标。
查看全文>>
乡村种地家 - 7 个点赞 👍
那做业务的,一定有出路了吗?
各行各业,技术岗,管理岗,业务岗,各有千秋。
技术岗,辛苦,收入低,但生存能力强,换个公司继续干,门槛低,只要勤奋钻研,情商可以忽略不计。
管理岗,辛苦,收入中等,但需要很强承压和迎合能力,情商要求中等,生存能力没技术岗强。
业务岗,辛苦,收入高,超强的人际关系和洞察力,生存能力强,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且成功的。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芸芸众生,贵在自知之明。
查看全文>>
探索者丨许强 - 7 个点赞 👍
只要你是打工上班,就别特么惦记前途,都是消耗。
查看全文>>
星才子总被虐 - 7 个点赞 👍
个人意见是做技术本身永无出路这件事,不该是工作后意识到的,而应该是最开始就有的共识。
技术再牛,手里的技术堪比黄金,人家就是想白嫖占便宜,自己要是没有合适的方法,黄金也得被打折成黄土价买去。
所以技术人员如果单单在意自己的技术能力,在哪里都有吃瘪的一天。当年乔布斯帮主在某大会上,被一个编程技术大哥公开提问嘲讽,说乔帮主不懂某些高级的技术思想。结果乔帮主咋回怼的?直接就说技术能力不等于产品能力,不能单以为技术牛,做的产品就牛。
在乔帮主手下,技术牛都不如产品能力强,何况在更关注人的大中华赛区(*≧ω≦)
个人倒觉得,这个事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双向看。只有技术,那就是封建时代的牛马农民,只不过手里的工具从锄头变成键盘,因为没有话语权影响力;只有技术能力之外的人情世故之中的肤浅皮毛,那就是太监或是政客,也上不了台面。
还是要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则是一方面要技术能力解决关键卡点,另一方面又要社交水平解决资源、人脉这一类问题,有船有水又有风,才能乘风破浪。
至于这个问题所想表达的底层情绪,实际是技术人员
查看全文>>
Average Joe - 7 个点赞 👍
最近“凌晨4点劳务市场”的视频在微博上面又火了。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6 个点赞 👍
我本科毕业,专业是自动化,转了4次行,都是技术岗位,最多一次不超过1坤年。
我发现本科出来能找的工作,技术要求水平顶多就专科生水平,主要是看工作经验。
我上面的技术经理等在技术上和我没有代差,好比我是初一他是初三,我迟早赶上他,他技术上比我强的就是工作经验,就是他做过很多年,我还没做过。真正比我强的是情商方面,比如管理、和甲乙方等沟通交流、喝酒等。
软件部门的同事,换的比我小区菜鸟驿站工作人员还频繁。除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和管理沾边的能稳定呆着。
产业升级还路漫漫其修远兮,市场提供不了很多高端技术就业岗位,大伙只能在中低端技术岗位卷了,本科生出来甚至研究生出来搞技术也基本只能做专科生水平的工作,即使岗位要求本科以上,所以好多研究生都去考编了。
管理才能分配资源,技术再好也是工具、别人的资源
查看全文>>
网瘾专家杨永信 - 6 个点赞 👍
技术有最优解。
如果有最优解,那么上级发挥余地的空间就会很小。就意味着不是想啥是啥。
那还要上级做什么?做上级的乐趣或者说好处就丧失了不少。
所以,技术优秀的人,被上级看成不识相、刺头、不会做人的人的概率很大。
进而,技术真优秀的人自然难以晋升。晋升的往往都是对真理不求甚解,对上级穷极心思的。
最终,产生了一个做人和做技术矛盾的环境。
查看全文>>
观澜 - 5 个点赞 👍
读大学就知道技术没有出路,怎么看透的,就是从小看新闻联播,熟读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觉得不够用,就双修了电子商务,管理学工学双学位。
毕业走产品经理,行业里面苟了几年,见了形形色色的老板,前台,开发,测试。
没干过驻场外包,但干过技术服务,差不多也是远程外包。
后几经周折,修成正果。对技术没有出路理解更深。
看到他们其他办公室几位骂驻场的外包,就跟骂孙子一样,最严重的一位老大爷骂走了好几拨人了。那日子过的,跟个啥一样。
就算你是大厂技术人员,商务人员,甲方不给你赏口饭吃,你吃的上?年老有钱无资源,老来方知行路难。
查看全文>>
雅斋闲谈 - 5 个点赞 👍
多数名为“技术”的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只不过叫了这个名字而已,本质上只是搬砖,是个人都能干。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谁都能干,那为什么要交给你干,而不是给别人干?钱要让你赚,而不是让别人赚?
所以答案就很明确了,能把活干出来不值钱,能把活拉过来才值钱。
查看全文>>
天啦噜 - 5 个点赞 👍
当你发现,一个人干活,十多个人基于你的产出向上汇报,且汇报的是三个条线的老板。
别笑,世界五百强是这样的,汇报的人比干技术的人多的多
查看全文>>
量化仔 - 5 个点赞 👍
我理解,题主想表达的应该是纯技术类的工程师无出路?
在电机行业里,可能对比的就是做业务收入更高,研发类看起来有技术傍身,但是工程师市面上很多,花钱都能招到,所以纯打工拿固定薪资的比较多。
相较而言,业务类离生意更近,所以收入更高。
市面上普遍情况来说,无论是电源还是电控,电池,技术是存在门槛的,但是技术我理解属于显性门槛。
除非比较高端的产品,大部分的技术门槛属于显性门槛,通过高薪可以招到优秀的工程师。薪资固定,每年涨幅也不高。
尤其北上广深这些地方,优秀的工程师很多。
而从事业务方向,离钱近,离生意近,那么更了解生意的运转模式,技术只是生意的一部分环节。这和整个金融行业薪资普遍偏高是相同的道理,谁能离钱近,离生意近,能支配,管理钱,那么就能获得高薪。
通俗的讲解一下一个生意模式,比如现在要做一款给用户航拍的无人机。首先,芯片厂造芯片,电调厂买芯片,做PCBA,工程师设计调试,然后生产卖电调给整机厂。整机厂组装无人机,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卖给终端客户。
以上这个流程,每个流通环节都有利润,但是你
查看全文>>
转子磁场定向 - 4 个点赞 👍
你要想换种活法就换一种试试,用不着踩我们这些理工类的技术人员,你学习美国人,各种古怪的硕士都有,肯定不是做技术。被马斯克在推特一次性全赶走。
发出这种问题的人都是欲壑难填,渴望金钱却不想付出努力,不敢承担风险。我立志做一辈子的打工人,坚决不跟创业的人沾边。我的每一份工作就是我的事业,我是自己的主人。你们真以为做管理或者创业就自由吗?不!当你碌碌无为的时候会更慌张。但是把提升自己作为一份事业的时候,就有了一份值得付出和努力的目标。很多人是技术根本就做不好,总想挣俏钱。
还有,听说阿里巴巴的周畅被字节用8位数的工资挖走后,还觉得技术永无出路?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4 个点赞 👍
以前真的不理解““工”字没出头”这句话的含义,直到我36了,恰逢行业寒冬,一波波的降薪裁员~~以前一直自信地认为,凭自己的技术,混口饭吃总归是没有问题的,可到了35+再去求职的时候,发现投出去n份简历,连个响都没有。由不得我不焦虑啊。
以前流行一句老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然而时代颠覆了它,这都是被传统教育给灌输的错误观念。很多职场的软技能,学校是没有教的。
以前公司还返聘了一个退休的教授当技术顾问,就天真地以为日后自己也可以有这样的日子,殊不知现在还没熬到退休,就已经下岗了。
技术这东西,真的不是靠时间熬的,而是持续不断地、快速高效地提升自己,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往上爬,因为没有一个专家会长期待在基层的,掌握了一个岗位的工作技能之后,就要寻求机会转岗或升迁。一万小时定律真的不是一个事情重复一万次,而是每一次都要比前一次有改进。也见过30不到就晋升为专家的,但真是凤毛麟角。
以前都说,干技术的,最终的归宿只有两个,要么管理,要么销售,如果两个都不行,那就得下岗了。所以,今时今日
查看全文>>
中年大白再出发 - 4 个点赞 👍
只有一种能力最重要,那就是挣钱的能力,其它均是手段或者途径。
做技术并非实现财富增长的有效手段。
我们从小被告知去读大学,然后去找一份好工作。
从来没有告知挣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查看全文>>
听风吟 - 3 个点赞 👍
利益相关,全栈工程师,偏算法
自己也是一个听障人士
技术是我从一个本该被社会遗忘、蜷缩在社会边角的残疾人,一跃成为令人受尊重的技术大牛(具有挑战的领域,女性和残疾人要是做的好,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如苏妈)
对我来说技术目前可能是唯一解,当然我指的是能吃饱饭,能追求中高层马洛斯需求。
诸多回答,看了一下,窃以为,大部分可能连技术都学不明白,自我安慰学技术无出路。
或许是他们自己已经满足了马洛斯底层需要,觉得搞技术不能吃饭上桌坐 C 位、指挥别人干活、别人天天求你办事,那就没出路了。
实际上不搞技术,从行政起步,如果性格不愿意溜须拍马,自身没有背景,你觉得能做到做到上面说的吃饭坐C位么。不如学技术早点赚钱早点退休早点搞副业不香么?
同样,搞技术的如果愿意溜须拍马,能力强+会舔领导,升上去那是迟早的事情。
为什么要怪罪技术呢,怪罪技术减少社交属性么,技术带来的硬业绩从来不提是不?技术相比行政最容易搞出业绩,如果你会技术,还会政治,你斗不过只会政治的行政么?
为了减少争论,上面说的是中高端的技术,不要
查看全文>>
小麻花 - 2 个点赞 👍
有资源的可以收到好多项目赚大钱,还不用看老板脸色。问题是你去哪里找项目和渠道。
想找个项目真的很难,就算找到了,你能不能建立稳定的关系和长久的信任也是个问题。我家楼上兄弟开软件公司的,本来做的不错。结果接了个看起来不错的大单,没跟人签合同,代码上传后就被踢出去了。他去找律师起诉,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又多花了几十万打官司。
所以说不是你能编程就行了,处理好人际关系,开拓渠道,控制风险都比编程难。
查看全文>>
滥竽充数 - 2 个点赞 👍
技术的出路不是干好本分,一直老老实实按照老板意思干活是没有出路的。
必须得摸透专业知识,用综合知识给老板挖坑才会有出路。
例子,越狱里的迈克
查看全文>>
fireonwood - 2 个点赞 👍
做技术永无出路,不做技术路都没有,等死吧
查看全文>>
吕江 - 2 个点赞 👍
此时此刻,我们作为外部部门参加一个小公司年会。
公司员工20多人,但是一共有60人参加,参会的有老总的朋友,家人,合作伙伴,朋友的家人,合作伙伴的家人,这些人位置都在前桌。
公司抽奖,中的全是各位总,各位总再假装客气,把奖金再重新发给员工。
员工颁奖十分钟结束。员工节目是小品,吐槽加班累,以及各类扮丑舞蹈。老总小女儿上去唱歌因为下面人玩手机,闹脾气,抽奖也不高兴,发癫。
吃完饭后,几位老总开始上台说话,和老婆唱情歌,和朋友唱不放弃,爱拼才会赢,到现在刚刚结束。
几个做技术的,在后排玩手机,有几个小年轻在跟着鼓掌。
国内的小老板都这德行吗?
查看全文>>
momo - 2 个点赞 👍
技术是对世界的某种理解框架的使用,从这点可以理解为技术属于文化范畴。
人的成功意味着拥有世界的资源所有权和支配权。
技术无法直接拥有资源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只能依附在经济的交易体系或郑智的权力体系之下。
查看全文>>
风之迹 - 2 个点赞 👍
咱就是说,有一回公司产品出问题,一堆不懂技术的领导在那瞎指挥,明明按我的方案很快能解决,他们非要改来改去。
最后问题解决了,功劳还全是他们的。那一刻我就想,做技术是不是真没出路啊,咋感觉像个没名分的“工具人” 。
查看全文>>
小象 - 2 个点赞 👍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轨道车辆的公司做焊接工艺。平时的工作,就是做焊评,定工艺,画图,培训焊工和接待焊接体系的年审检查。没啥大事,日子还算舒坦。
直到有一次,公司当时做的地铁车门,因为一个电器零件的原因,车门总是关不严。客户让我们公司派人到地铁停车的检修站去更换那个零件。按理说,这个事不是我们工艺的问题导致的,是零件的质量问题。怎么也轮不到我们工艺派人去换。结果我们公司的所有工艺和设计人员,都被安排过去了。
因为北京地铁末车时间晚,所以我们只能等着人家地铁末车,把车开回库里才能更换。从晚上11点半开始干,干到凌晨4点。公司的生产,采购和售后人员,一个没去。都是工艺和设计的人在干。公司给的理由是:明天车间还要生产,售后人员都派到外地去了,所以都来不了。
干完这趟活儿,没过几天。正好赶上端午节。公司发粽子。生产每人一盒粽子。工艺人员,来公司一年以上的才有。一年以下的没有……
后来我们那个部门80%的人都走了。
查看全文>>
洋哥说焊接聊职场 - 1 个点赞 👍
你们说的技术里面,有数学公式做壁垒吗?
查看全文>>
突然时间过的很快 - 1 个点赞 👍
项目出了问题,需要找体制内领导解决。
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项目的生死。
从那一刻起,发现,还是当官好。
查看全文>>
砼主任 - 1 个点赞 👍
你多听听大领导的演讲,就知道技术完全没用,吹牛币更有用,不懂技术的大忽悠,才是钱途无量的王者。
查看全文>>
fjxjnlzK95D54